你以为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你以为自己拿出了所有来爱他,但是面对这个问题,你却卡了喉,你能说出孩子一大堆的缺点(包括细节),但是你却说不出他的十个优点。
记得我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时,是在一次和孩子的卧床夜谈中,当我提到要说出对方的十个优点时,孩子们十分兴奋,他们在等待被认可。
但是,在我说出孩子的二、三个优点后,我发现我说不出了,但是孩子们还期待的看着我,等我说出他们身上满满的优点。
我不知道当时的他们是否失望,但是我对自己是很失望的。
一直说着爱他们,也一直觉得他们是优秀的,但我们就是习惯性的放大孩子的缺点,然后对优点视而不见。
从那以后我开始学着正常看待孩子的缺点和优点,突然世界都变得美好了,孩子的缺点也会成为他的优点,无伤大雅的缺点直接绕过也不是不可以。
整个思想的转变其实也是和自己和解的一个过程。
比如我的同事,今天就在吐槽他儿子,满是绝望和无奈。
他儿子小杰,今年16岁,现在职校高一,据我同事说,小杰小学时成绩还是不错的,当时也是考进了我们当地比较好的一所中学。
在初二的时候,因为同事和他老公个子都不高,害怕小杰也长不高,所以带小杰去打了增高针,然后他儿子开始嗜睡,容易累,白天晚上都在昏睡,成绩也是一落千丈。
同事说嗜睡应该是增高针的副作用,所以对于小杰的成绩下滑,也没有过多的责怪。
后来小杰初三没有参加中考,直接进了职校。
这个时候他已经停止打针了,但是小杰还是经常在学校打瞌睡。
他为此还带孩子去大Y院去做了相关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我当时就觉得挺奇怪的,10多岁的孩子,正是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嗜睡啊。
我就问同事,你儿子晚上玩手机吗?
同事说,他给了小杰一个他自己淘汰下来的旧手机做起床闹钟,但是他坚信,小杰晚上是没有玩手机的,因为他有时起夜照顾时,都没有异常。
结果,没过几天,小杰就被同事抓到半夜玩手机。
同事当时非常生气,揍了小杰一顿,没收手机,并以退学为要挟,要求小杰写下保证书。
没过多久,同事接到老师电话,说小杰在学校玩手机,老师把手机没收后,小杰居然在作业本上写了辱骂老师的话,还交给了老师。
老师告知同事这件事的严重性,希望同事把小杰带回家好好沟通后再去学校。
那一次同事把小杰带到了我们公司,面对同事的不给情面的责骂,甚至是辱骂,小杰全程表现的很冷漠,不反驳,也不难过。
显然同事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他只是一味的在指责小杰,他自以为的苦口婆心,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就像今天,他又在吐槽学农学的小杰,文化科,专业科,科科不行,又想着给小杰退学,让他出去打工挣钱算了。
我问他,你不是一直都知道他读书不行吗,你不是一直就念叨着放弃他了吗,那你干嘛还要要求他科科学好啊,他愿意读书就是好事,又没有给你摆烂摊子,那就让他读到毕业呗,管他读成什么样,那是他自己的事,你要是主动给他退了学,以后可是要怪你的哦。
同事又纠结,读书根本没学进去,在学校浪费几年时间,以后进入社会怎么办?
反问,他现在进入社会就能立足了,在学校就算混上几年,总还是有个国家认可的中专证吧!以后想自学升学历也容易些啊!
听完我说的话,同事说终于觉得心里舒服点了。
同事对他的儿子的态度多少有点强势,他全程都在否定,还说在小杰身上找不到一点优点。
实际上是他自己不愿意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自己和自己杠上了。
而小杰,不管学习成绩如何差,如何不被认可,至少他还是知道现在这个年龄必须在校读书,难道这不是优点?
一个16岁青春期里的孩子,面对父母的苛刻,不反驳,也没有极端情绪,说明他的抗压能力强,这不是优点?
不要觉得这种思想的转变是父母对孩子的不负责,相反这是成功父母最好的心态。
如果孩子是一颗小草,父母就不要妄想他能长成参天大树,不如微笑的看着他在春风夏雨中顽强生长,也是一种自豪!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org/1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