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招胜有招是什么意思,无招胜有招百度百科?

文|袁运录

心理分析师:

反复拜读了您的文章《心理学,已沦为西方殖民文化》,深以为然,和我一直追寻、探索的心理咨询与中国文化,适合中国人的心理咨询,中国人心理咨询的独立发展之路等诸多问题,不谋而合。

我最近在研究一个新的心理咨询的方法,在一个特殊的场域,一个咨访关系里面,是心理防御很低的事,不必弯弯绕,瞻前顾后的,可以短程,在不伤害的情况下达成一个非常稳固的咨询效果。也不会说只顾着今天,明天就没了。我最近对您的“一语道破”这块儿也很感兴趣。正在学习、研究、琢磨。您在文章中说的“杯弓蛇影”,我是知道的。我想您指点一下诸葛亮是怎么一语道破,让周瑜的心病突然痊愈的?

无招胜有招是什么意思,无招胜有招百度百科?

袁运录答复:

你还在求方法,还是按照西方心理学研究消除症状的方法,而中国本土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思想。

因为方法只能救燃眉之急,解决一个问题,一个症状,却不能解决问题背后的真正病因——治标不治本。

中国文化,包括本土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思想和病因的。人为什么会生病?把原因找到后,后面的,就能顺手牵羊,非常简单。

学习西方心理学的人,也许听不懂我的话。而中国的心理学或中医,是专门对付生病的人。如果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不管研究什么针对症状的方法,都走偏了,最终你还是会走进死胡同。

西方心理学为什么走偏?

我在2006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我接触过十几万个案例,当然不是说面对面咨询,更多的是通过电话垂询和网络解答。

无招胜有招是什么意思,无招胜有招百度百科?

我从来不跟来访者讲什么方法,但无论面对面,还是电话网络,我没有做任何准备,基本都可以帮来访者打开心结,使之重新站立起来。

凡是主动上门的来访者,一般一次,最多也就是四到五次(一次一个半小时)的心理疏导,就能让人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放下。

强迫症,抑郁症,患病一般都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却都能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达到疗愈。这就是中国心学的魅力。

我曾经患过很多年的抑郁症,也得过十几年强迫症和口吃病,通过心理治疗和自己的领悟走了出来。

强迫症、抑郁症或口吃病,康复者很多。但有患病经历和康复体验,并不等于就能帮别人治愈相同的问题。因为绝大多数得过强迫症、抑郁症或口吃病的人,他们的康复都是自然而然的,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好的,不知自己采用了什么方法才好),否则他们就在骗你。

既然如此,他们又怎能帮助别人走向痊愈?何况你也不能拿自己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别人身上,因为这行不通。

无招胜有招是什么意思,无招胜有招百度百科?

有人问:那你又怎么能帮助别人疗愈呢?

我是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从12岁左右开始患病,24岁(1988年)去上海接受心理治疗,才走出口吃和强迫的桎梏(遗憾的是,当年并没有走出潜在抑郁问题)。

2008年“火车悟道”后,我终于走出了抑郁,并总结出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播种”的逆向心理学理论——秋水理论。

秋水理论,虽不用方法,但是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方法。一般的人,看不到我用什么方法。就跟走路一样,如果旁人能看到你走路用什么步法,比如军人仪仗队,雄赳赳,气昂昂,迈着正步,庄严,豪迈的表情,整齐划一的步伐,是带有表演性仪式化的动作。

寻常老百姓走路会这样表演性地迈着正步?

走路,难道就没有使用方法吗?当然有。起初我们不都是蹒跚学步吗?慢慢地,我们的步法才熟能生巧,由机械单一变成了灵活多变。

虽然旁人看不见你用了什么方法,但你每一步都是在使用方法。

就像我们看不到圆形上面有线段,但任何一个圆形,都是由若干或无数线段组成,构成的线段越多,圆形越光滑。

就像我们看到的视频画面,实际上却是一幅幅连贯的图片构成。组成视频的图片越多,视频的流畅度越高,看起来越自然,

不难理解,自然而然地走路,旁人根本看不到行走的方法。因为平时走路是不带表演性质的。

中医和中国土心理学,不带表演性质,而是实际功力的自然流露。

庄子的《庖丁解牛》,你能看到屠师下刀的招术吗?

看不到吧?因为这是艺术,是其几十年功力的展现。

沙盘分析咨询师:感谢您耐心为我答疑解惑,我也是这样。我在许多大学讲课,只能讲西方心理学,没法讲东方心理学(原因你是知道的)。

我本身也对于西方心理学存在着一些想法,因为中国本身就是被西方封锁的,心理学也是如此,况且心理学在西方已经行不通了,他们在寻求东方的东西。确实如您所说,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我现在追求的是以术入道,以道御术和以及通道。

我在讲沙盘课这种西方心理学课的时候,讲的是术的层面,但我尽可能往道的层面靠拢,让学生掌握更多道层面的知识。因此在一些场合讲课,我一般不讲术,不给他们讲应该怎么做。刚才我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只是想借用您(文中)典故来点拨我一下,是想从这个故事去悟一些东西,而不是单纯地看。

无招胜有招是什么意思,无招胜有招百度百科?

袁运录答复:

多看一下以前走过的冤枉路,多看一下老子的《道德经》,还有庄子的文章。

道与盗虽然谐音,但意思却迥然不同。

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只有打击虚伪的“圣人之道”,让人民一切顺乎自然,天下才能太平。现实中许多高高在上手握大道之人,其实都是蒙人欺心的大盗。

专门讲大道理的心理学家,说得漂亮,但做不到。真正的道理,接地气,宛如春雨,点点落地,滴入心田。

但我们太多专家、学者,却都被西方文化洗脑了,不知不觉变成了西方文化的代言人。

包括以前我自己,也被西方文化洗脑了。80年代,我也张口闭口马斯洛荣格弗洛伊德,宣扬的都是西方文化的科学。

后来我被一位国学老师点化了,深知自己中毒太深。

当你跳出这个圈子,你发现西方文化,尤其心理学很多都在误导,甚至如同毒药。就如成功学,心灵鸡汤一样,讲得很有道理,但只要你站到很高境界,再去俯瞰,你就知道它们的本质。

孙悟空翻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确实很有本事,让旁观者惊羡不已。

然而,在佛的面前,竟然像一只蚂蚁,在手掌心里蹦来蹦去。孙悟空再厉害,也翻不过佛的五指山。

无招胜有招是什么意思,无招胜有招百度百科?

我在学习心理学上面,走过很多弯路。悟道后,突然心明眼亮。回头再看看那些满腹经纶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心理学教授、研究员,顿觉他们也和我以前一样,还在“五指山”里蹦来蹦去。

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看他们,就像大人看几个三岁小孩坐在地下装模作样地讲着大话一样。

我知道不该说出来,因为可能得罪很多大咖,但事实就是如此。

我觉得,儒释道思想,孙子的兵法,毛泽东思想多么伟大,在圣人面前,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幸运的是,我从思维的陷阱中爬了上来,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人,并且以普通人的视觉诠释心理学,让心理学走进大众的生活。

其实,主流心理学(或西方心理学),都是一些鸡汤类的大道理,只能算心理学的皮毛之术。

真正的道,藏于不经意的生活细节之中,而不是在课堂。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心学之“道”,学不到,导师只能点拨你如何去悟道,而不是把道直接传给你。

只有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再把它逻辑化和系统化,最后用一种通用语言把它包装起来,这个包装可以借鉴西方心理学。

就跟治病的药一样,外面用甜甜的胶囊包装一下,就容易吸引人。但它只是让你感觉味道好一点而已。这个胶囊就是西方心理学。

但对病人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胶囊,而是里面的苦口良药,它就是中国文化。

无招胜有招是什么意思,无招胜有招百度百科?

在我的心理学课堂和心理学著作中,我把零散的传统文化,进行提炼,装入现代心理学的框架里,按照现代心理学的思维机构进行编排和论述。让它看起来像现代心理学,读起来其实全部是中国元素,也是治心的良药。

“进山不见山,出山观山景”。

如果你是一位哲学家或思想家,或者你是一位中医,就会轻易看出,中国心理学的本科生、博士、教授,咨询师,研究员,大都被西方文化洗脑了,钻进了西方文化的“深山”里,从而看不到“山”的全局,一味迷恋、宣扬西方心理学如何科学。

只有跳出自我设定的圈子,才能看到全貌,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会惊叹中国文化竟然蕴含着治病救人的思想宝藏。

有位网友在我的评论区留言说:“中国是四位一体——文化,哲学,心理,医学贯穿在华夏文化系统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西方是现象学的分割分类,缺乏整体系统的宏观视野。可以说我们是更高级的文明文化!”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org/1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