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文字,随着时间积淀,一字(词)多义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一字(词)一音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就英语来说,“一字(词)一音”几乎等于“一音一字(词)”。就汉语来说,字远多于音,“一字一音”可以争取,“一音一字”几乎不可能。
“一字一音”即每个字仅一个读音。
“一音一字”即没有同音字。
“音”是用来口头交流的,映射的是书面的“字(词)”。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了。但那样“字”和“音”的集合庞杂,难以掌握。
我们口头交流,耳朵听到以后大脑转化成“意思”理解。书面交流,眼睛看到以后大脑也是转化成“意思”理解。也就是说,语言、文字都不是本质,都是要映射到“意思”的。而“意思”,则是全人类,甚至全体有灵性的动物通用的(植物、低等动物没有“脑”,不能说有灵性吧)。
虽然,不同的语言(音),彼此理解、交流,可能要借助其文字(字)。但“语言”比“文字”更恒定,更能代表一个族群。例如,假设当年汉语改用拼音了、抛弃汉字了,用汉语的就是汉族;蒙古语用回鹘式蒙古文或西里尔蒙古文书写,说蒙语的就是蒙古族。虽然“十里不同音”,感谢汉字让中国人能够跨地域(跨方言)交流,汉字也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汉语比汉字更能代表中华民族——典型如朝鲜半岛借汉字破除朝鲜语、朝鲜文 一音多义、一字多义 的弊端(朝鲜文与朝鲜语是一一对应关系,汉字系统表义更细化),如法律、人名都标注汉字,但朝鲜半岛不说汉语,也不属于中国人。

朝鲜语字母与朝鲜字
幸亏汉语有不同声调,丰富了汉语的“音”。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今汉语“阴阳上去轻”五个声调。关于“轻声”,更多的是强调发音响度小,与另外四个强调音调高低变化不是一回事。英语的重读、轻读,既有响度不同,也有音调不同,重读音节音调高、响度大。今汉语将“平声”分成“阳平”和“阴平”,丢掉了古汉语的“入声”。查资料发现,“入声”就是结尾加辅音的短促音——绝对不能拖长的。古汉语中,“入声”有些像英语的短元音,其他三声像英语的“长元音”。删了“入声”,汉语就不分“长元音”、“短元音”了,您随意。

汉语要实现“一字一音”(仅声调不同仍视为同音),需要引入更多辅音、元音。方言就是无尽宝藏。我来自湖北东部,鄂东方言中有很多汉语没有的音,甚至有的音不知道对应什么汉字。发音主要靠元音,辅音就先放过了。在我们方言里,“却”读音qio,“脚”读音jio;有些普通话读不押韵的古诗词,在我们方言里押韵。可惜我们这里没有成为首都,方言不受重视、不受保护。我们方言被普通话侵蚀得厉害,青壮年被“驱赶”到大城市,方言都快失传了。崖的读音不是ya,也不是ai,只是与ai较近。我、鹅 除了音调不同,读音相同,应该就是国际音标中“鼻化的e” ,即/?/,加上“o”音,/?o/,接近eo。哥、歌的读音接近geo。我们方言读《咏鹅》非常押韵。

英式英语元音有20个:单元音(12个):/i:/ /?/ /e/ /?/ /?:/ /?/ /?/ /?:/ /?/ /u:/ /?/ /ɑ:/双元音(8个):/a?/ /e?/ /a?/ /??/ /??/ /??/ /e?/ /??/。英语中的半元音有/j/ /w/,有人认为/ r/也是半元音。
我非常肯定,我们方言中有/?/这个音,而“普通话”没有。方言中 黑白伯缺得德面说下额脉麦则泽择仄 等字含/?/音。因此我推测古汉语是有/?/音的。汉语拼音中的“e”其实有两种迥异的音,如在普通话 恶、叶,多读几遍差异明显。在我们方言里,驴鱼与玉于语雨 都读v,仅声调不同。我们方言有入声。
韵母是一个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由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组成;按韵母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等。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α是韵腹,ng是韵尾。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韵头和韵尾则可有可无。如“大”dà的韵母是α,α是韵腹,没有韵头、韵尾;“瓜”guā的韵母是ua,其中u是韵头,α是韵腹,没有韵尾;“刀”dāo的韵母是ao,其中α是韵腹,o是韵尾,没有韵头。
汉语普通话的单韵母有a o e i u v 六个。
半元音也称滑音,可介于纯辅音和纯元音之间仍保持单音节,如“选”、“连”、“光”“亮”等。在汉语拼音中有明确的区分:a、o、e是纯元音;i、u、ü是半元音,单作辅音时标注为y、w、yu,如“鸭”“我”“园”。
汉语拼音e有两个迥异的音——在“鹅”和“叶”中发音完全不同。
3个纯元音、3个半元音两两组合,习惯上相同元音不连读(如aa,oo),理论上最多有6*(6-1)=30种。实际上普通话只利用了其中好发音的ao/ai/ou/ei/ie/ iu/ui/ve 八个复韵母。ao与au的读音非常接近。一般认为,汉语拼音的ao按au读,iu按iou读,ui按uei读。
汉语普通话的ao读音近似英语音标的 /a?/.
汉语普通话的ai读音近似英语音标的/a?/.
汉语普通话的ou读音近似英语音标的/??/.
汉语普通话的ei读音近似英语音标的 /e?/.
汉语普通话的ie读音近似英语音标的/je/. 如yet的音标/jet/,类似古汉语的入声,音标里的t发音很轻,它的存在主要是限制元音“e”发音要短促。yes同理。
英语的双元音中虽然没有读音近似汉语拼音iu的,但new的音标〔nju:〕读音类似汉语拼音的niu.
汉语普通话的ui读音近似英语音标的/w?/. 如swim音标/ sw?m/. 严格来说,音标里的辅音在音节前部、在音节尾部发音是不同的,在音节前部发音较清晰、较响亮,在音节尾部发音轻、弱化,典型如/ l/(字母L小写作为音标)。
英语中没有汉语普通话的v这个音,自然也没有类似汉语普通话ve的。
汉语普通话,单韵母加上鼻音(前鼻音-n, 后鼻音-ng),an/ ang/ ong/ en/ eng/in/ing/ un/ vn 共九个鼻韵母。un按uen读,vn按ven读。
汉语普通话的an读音近似英语ban,音标 /b?n/的 /?n/部分。
汉语普通话的ang读音近似英语bang 音标/b??/、tank 音标/t??k/的/??/部分。
汉语普通话的ong读音近似英语long 音标 /l??/的 /??/部分 或on 音标/?n/。
汉语普通话的en读音近似英语音标的 /en/和/?n/,如ten、Washington.
汉语普通话的eng读音用DJ音标表示/e?/,英语中没有实例。找例子的时候发现英语直接音译了“风水”,写法同其汉语拼音,读作/fe?'?u:i/.
汉语普通话的in读音近似英语 in 音标/?n/.
汉语普通话的ing读音近似英语interesting 音标 /'?ntr?st??/中的/??/部分。
汉语普通话的un读音近似英语twin 音标 /tw?n/,wind 音标/w?nd/ 的 /w?n/部分。
汉语普通话的vn读音 英语中无。
加上儿化音r,er. 实际上,还有较少见的ar, or, ir, ur, vr。比照英语,汉语普通话的er完全可以用单元音/?/或半元音/r/取代,这样也丰富了汉语的“音”。
汉语普通话总计24个韵母。
顺带一提,英式英语用的是DJ音标(就是我们学英式英语最常见的那套),美式英语用的是KK音标,可以认为二者都是国际音标的本土化,但明显DJ音标更接近国际音标。国际音标分宽式和严式,常见的都是宽式音标。实际发音(按严式音标)更复杂。

DJ音标与KK音标对照表
如果有基础,看这个图应该能有发现。
注(1):KK音标中,有时习惯上将单元音/o/的位置读成双元音/o?/,将单元音/e/的位置读成双元音/e?/。
注(2):由于当代美式英语中,对于同一个元音,位于浊辅音之前普遍比位于清辅音之前要长,位于重读音节普遍比位于弱读音节要长,因此美式音标(KK音标)中不需要标注英式音标(DJ音标)中的长元音符号 /?/。这是英式与美式音标书写上的最大区别。
注(3):DJ音标中的双元音/ ei/ 在KK音标中变成了单元音/e/ (读音没变),DJ音标中的双元音 /??/在KK音标中变成了单元音/o/ (读音没变),DJ音标中的双元音/??/ /e?/ /??/在KK音标中分别变成了/?r/ /?r/ /ur/ (读音没变),DJ音标中的单元音/e/ 在KK音标中变成了单元音/?/ (读音没变)…
那么,汉语拼音的er、ou、en、ng各用单个字母表示是可行的。
回到汉语普通话上。普通话有16个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一般是指添加一个韵母后读音仍和声母一样(或者添加一个声母后读音仍和韵母一样)的音节(yuan比较特殊),也就是指不用拼读即直接认读的音节,所以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当作整体读出。分为五类:
1.zhi、chi、shi、ri :这四个音节的韵母并不是一般的韵母i,而是舌尖后元音-i(对应国际音标是[?]),发音口形舌位不好掌握。把这四个音节当做整体来认读,是为了避开学习舌尖后元音“?”的困难。
2.zi、ci、si :这三个音节的韵母韵母并不是一般的韵母i,而是舌前元音-i(对应国际音标是[?]),发音口形舌位不好掌握。把这三个音节当做整体来认读,是为了避开学习舌尖前元音“?”的困难。
3.ye:这个音节可以看作韵母iê自成音节,也可看作由声母y和韵母ê拼成的音节。如果按前一种理解,那么,把它作为整体来认读,是为了免教拼写规则(《方案》规定:韵母iê自成音节,要把i改为y);如果按后一种理解,则把它作为整体来认读,是为了免教舌面前半低元音“ê”(对应的国际音标是[?])。
(庸人自扰!汉语拼音方案本就是为了和国际接轨的,直接写作ie就好;反而是“鹅”的读音应该特殊化对待。)
4.yi、yin、ying、wu:这四个音节是按照《方案》规定的拼写规则,由韵母i、in、ing、u前面加y或w构成的(庸人自扰)。把这四个音节当做整体来认读,是为了不教拼写规则。
5.yu、yue、yun、yuan:这四个音节是按照《方案》规定的拼写规则,由撮口呼韵母ü、üe、ün、üan前面加y(庸人自扰)构成的。把这四个音节当作整体来认读,也是为了不教拼写规则。PS:yan 这个音节不属于以上五种情况,故不列为整体认读音节。Yan中的a,既不等同于a,也不等同于ê,而是类似英语中的[?]。yan中an的国际音标是[?n]有的老师教成“y(衣)-an(?n)-yan(烟)”是可行的。
————————————————————
?
任何文字,随着时间积淀,一字(词)多义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汉字积淀得太久了,一字(词)在每个朝代都可能产生新的意思,有的流行一阵子就过去了,有的直接传到现在。
对比当下也知道,本来
“哏”读作gén,天津方言,基本字义:1. 滑稽,可笑,有趣:这话真~;2. 滑稽有趣的言语或动作:逗~。捧~;铺哏就是为桥段、笑点作铺垫。
可传着传着,成了“梗”。
梗(拼音:gěng),网络用语,常出现在综艺节目及网络中。所谓“梗”的意思是笑点,铺梗就是为笑点作铺垫,系对“哏”字的误用。
“梗”的这个义项会流行多久?目前没有人知道。如果很快人们不这么用“梗”字了,字词典应该不会收录此义项;一百年后的中国人,如果没有影像记录,想破脑壳也想不到“身高梗”、“撞脸梗”、“谐音梗”等是什么意思。
类似的,我们也不能理解中国古书的部分内容,因为某些汉字属于某个特定时间段的义项,没有传下来。可能有人要杠,读《楚辞》、《周易》、《尚书》、《汉书》试试,就是专家都讲不准。
语言的流变造成积弊,不仅欧美人看不懂古英语,中国人(包括专家)也看不懂古汉语。如果有人杠,只是他见识少而已。
汉字积淀得太久,丰富了“意境”,像《周易》寥寥数语就“无所不包”;但同时它也失去了准确性,所以《周易》“不知所云”。欢迎读得懂《楚辞》、《周易》、《尚书》、《汉书》的异人来杠,我马上拜师。
汉字传了几千年,也是一把双刃剑,太厚重了。改朝换代往往有进步意义,会带来新的盛世;不知道语言、文字是否也如此。当世流行的其他语言几乎都比汉语年轻。也许汉语改良一下就很好了。我的意思是:
1.保留汉字,溯源,尽可能到甲骨文,每个字的义项最好都与本义有关。
2.汉语大改革,读音改革。可能是由于古汉语歧义多、不准确,汉语才从“一字成词”改成“多字成词”的吧。比如古汉语的“已经”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已经 通过”。
3.吸收外语的优秀部分,尽量意译为主,鄙弃音译。
不客气地说,沙发、汉堡包、香波 之类的,就是汉语的寄生虫、垃圾,也可能是汉语的掘墓者。
4.一字一音,可以适度扩大汉语的“音”库。某个字义项多或呈多个词性(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可以用不同声调划分义项。
英语“名前动后”规则,就是同一个单词,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以作动词且重音不同时,作名词就重音在前,作动词就重音在后。
汉语可以借鉴。
5.一字一音,可以造新字,或起用异体字、假死字(当前已经不用的字)来分走 多音字的一个音及对应义项。
6.姓氏用字,应该固定读音。
“乐”读le4是姓,读yue4也是姓。
“翟”读zhai2是姓,读di2也是姓。
“谌”读chen2是姓,读shen4也是姓。
——你tm逗我?
7.古汉语难读、难懂,除了意转、音转,没有标点符号、没有断句 是重要原因。汉语除了当前的标点符号,急需增加“影视作品名 号”、“人名 号”、“地名 号”等。现在国际交流增多,“人名 号”、“地名 号”非常重要,便于阅读翻译过来的国外文学等。
特意查了书名 号,现在能标示 软件、影视、音乐、诗歌、雕塑等作品的名称。看来是妥协了。当年高考,选择题找错,就是用书名号标示影视作品的那个。
8.允许空格作为中文非定义的正式隔断符号。汉语积淀太多,很多字跟前、后的字黏连性很强,都能组词,都能通顺,就需要用空格隔开来准确表意了。
比如,“陈文统论”,
写作“陈文统 论”,那就是 梁羽生(本名 陈文统)论述;
写作“陈文 统论”,南朝陈 的文章作一 概括性论述;
写作“陈 文统 论”,评述中国自古以降的文章传统;
写作“陈 文 统论”,概述旧文学。
事实上我经常用空格隔断。再也不怕高考因乱用空格而扣分了[大笑][大笑][大笑]
————————————————————
汉字以形声字为主,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特别地,形旁可能基于本字变形。比如,“手”变为“提手旁”等。
类似地,英文单词大多以“前缀+词根+后缀”成词,一般前缀和词根表义,后缀决定词性、辅助表义,三部分共同表音。前缀、后缀、词根都可能基于本字(词)变形。因此,英语在表意上只是不如汉语,并不是英语不表意。另外,汉字中有部分象形字、指事字,这是英语比不了的优势。
随着大量新生事物的涌现,汉语、英语中出现了大量合成词,没有按以前的构字(词)规则。比如,
plane
n. 平面;(思想、存在或发展的)水平,程度,阶段,境界;木工刨
adj. 平的;平坦的
v. 用刨子刨平;滑翔;擦着水面疾驶
?
air,空气。二者拼接airplane,飞机。当然,英语中也有按传统构词法造的aeroplane,飞机。后来,plain也有了“飞机”的义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org/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