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宋爱菊
[懂车帝原创 行业] 在上一期燃油混动(HEV)的讨论中(详见《油价涨电车贵?别急,这些混动车才是你的菜!(上)》),我们了解到,在油价与电动售价齐飞的背景下,车主虽然可以选择5升/百公里左右的节油混动车避开两把镰刀,但目前传统混动市场由“两田”(丰田和本田)牢牢把控,且它们的产品售价均在20万元以上,而自主品牌的油混车还在起步阶段,可供选择的车型不多;那么此时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插电式混合动力,来看看这个领域能否寻找到合适的车型进行选买?
插混领域比亚迪“占山为王”,理想紧随其后
机动车上险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共计销售插电式混动(含增程式,下同)新车13万辆,相比上年同期大涨210%;而在2021年,我国年度插电式混动新车上险量为52.4万辆,同比增长150%。
上述数据证明了一件事:我国插电式混动市场正在迎接其超高速发展阶段。而且与HEV混动市场由日系垄断市场不同,在插电式混动领域,自主品牌才是牛气哄哄的存在。


今年1-2月,比亚迪以7.4万辆的成绩位居插电式混动上险量榜单第一名,同比大涨792%;同时,像两田在HEV领域的垄断式优势一样,比亚迪在插电式领域一骑绝尘,占据着57%的市场份额。

理想ONE在2021年共售出9.1万辆,今年将挑战10万+
比亚迪当前固然是插混领域的王者选手,但该细分市场的优等生还有不少,如主打增程式混动的理想汽车,今年前2月上险量为2.1万辆,同比劲升188%,市场份额占比为16%。
从销量规模来看,比亚迪和理想这两个品牌如今在插混领域拥有着断崖式的领先地位,但这不意味着插混领域只有它们两个是强者。上期我们讲到,除比亚迪外,多个自主品牌在2021年集中推出了专为混动车型设计开发的专用架构,且多个品牌的混动架构涵盖HEV+PHEV,如长城的柠檬混动DHT、奇瑞的鲲鹏DHT混动系统、长安蓝鲸iDD混动系统、吉利的雷神智擎Hi·X混动平台等均涵盖PHEV和HEV两种车型。

就当前插混市场的热销车型来看,基本可以总结为比亚迪和其他。从今年前两月的插混车上险量Top 10可以看出,比亚迪爆款车型占据插混市场的半壁江山,旗下有秦PLUS DM-i、宋PLUS DM-i、宋Pro DM-i、唐DM、汉DM等5款车型进入榜单前十。

此外,与HEV混动车榜单由日系霸榜不同,插混车型热销榜单当前基本由自主品牌说了算,前十强车型中,除宝马5系、奔驰E级这两款是合资插混车外,其余八款均为自主品牌插混车,可见在插混领域,自主品牌的实力深得消费者认可。
2022年才是插混元年?今年插混市场迎来产品大年,新品层出不穷
今年无论是已经在插混市场初步站稳脚跟的比亚迪、理想,还是长安、长城、奇瑞等磨刀霍霍的新选手,均将推出一系列的插混车型进入这一市场展开激战。比如理想汽车今年将继续扩充增程式混动的阵营,将于今年年内上市品牌旗下第二款量产车–理想L9,该车凭借着颇具质感的霸气外观、诚意满满的智能化与舒适性配置、动力升级的性能等成为车主们持币观望的热门车型,预计上市后会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2022年部分插混新车一览 |
|||||
品牌 |
车型 |
定位 |
动力类型 |
上市时间 |
售价 |
比亚迪 |
宋MAX DM-i |
紧凑型MPV |
插电式混动 |
3月12日 |
14.58-17.28万元 |
驱逐舰05 |
紧凑型轿车 |
插电式混动 |
3月17日 |
11.98-15.58万元 |
|
汉 DM-i |
中大型轿车 |
插电式混动 |
今年年内 |
或与现款汉DM保持一致 |
|
理想 |
理想L9 |
大型SUV |
增程式混动 |
今年年内 |
预计45.00-50.00万元 |
奇瑞 |
瑞虎8 PLUS鲲鹏e+ |
中型SUV |
插电式混动 |
1月14日 |
15.18-16.58万元 |
星途 |
星途追风ET-i |
紧凑型SUV |
插电式混动 |
3月2日 |
14.98-15.98万元 |
吉利 |
星越L插混版 |
紧凑型SUV |
插电式混动 |
今年年内 |
暂未公布 |
长安 |
长安UNI-K iDD |
中型SUV |
插电式混动 |
3月10日 |
17.69-19.29万元 |
魏牌 |
拿铁DHT-PHEV |
紧凑型SUV |
插电式混动 |
今年上半年 |
预售价29.90-31.50万元 |
摩卡DHT-PHEV |
中型SUV |
插电式混动 |
3月1日 |
29.50-31.50万元 |
|
岚图 |
梦想家 |
中大型MPV |
增程式混动 |
4月7日预售 |
暂未公布 |
日产 |
逍客e-POWER |
紧凑型SUV |
增程式混动 |
今年年内 |
暂未公布 |
比亚迪也在持续扩充旗下插混车型的阵容,如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上市了驱逐舰05和宋MAX DM-i,其后还将推出汉 DM-i等车型。

今年将上市的汉DM-i纯电续航最高可达242公里
比亚迪的插混车型热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产品真正做到了生活场景下的可油可电,如纯电续航可达到100公里以上,可以基本覆盖多数人一周的日常通勤;即便仅用燃油模式,其油耗水平也不高,如宋PLUS亏电状态下油耗水平为4.5升/百公里,实测油耗4.7升/百公里等,这些特点弥补了早期插混车纯电续航短、亏电状态下动力不足且油耗高的缺点。

摩卡DHT-PHEV纯电续航最高可达204公里
因此今年其他品牌推出的插混新车均向比亚迪看齐,增加纯电续航里程和降低亏电状态下的油耗水平。如奇瑞今年1月推出的瑞虎8 PLUS鲲鹏e+,其纯电续航达到100公里,亏电油耗为5升/百公里;长安3月推出的UNI-K iDD纯电续航为130公里,亏电油耗为5升/百公里;摩卡DHT-PHEV纯电续航可达204公里,亏电油耗为5.55升/百公里等。

星越L今年将推出纯电续航达200公里以上的插混车
吉利今年也将向插混市场发起冲击,按照规划,吉利今年将推出5款以上大里程的插混新车,预计纯电里程将达到200公里;其中星越L和领克09均是颇受外界关注的插混新车,这两款车的纯电续航和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到底会到达什么样的水平,也让我们共同期待下。
插混迎爆发元年,预计销量规模将破百万
相较于传统的HEV混动车,插电式混动车由于具有更大容量的电池系统,并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消耗通过外部获取的电力能源来驱动车辆,因此具有最高可达60-90%的节油潜力。相较纯电动,插混车则没有续航和充电焦虑等优势,不过在2018-2020年,我国插电式混动车型不仅没有像纯电动那样高速发展,也没有像HEV混动车型那样节节攀升,在2018-2020年一直保持在年销20万辆的规模。

但在2021年,插混车型则有了大幅度攀升,这主要是因为比亚迪新一代的插混技术开始应用,旗下插混车型综合性素质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呈现出低油耗、强动力、长续航等特点,仍以宋PLUS DM-i为例,该车纯电续航可达110公里,满足人们日常出现,可当电车使用;亏电状态下油耗水平为4.5升/百公里,顶配百公里加速5.9秒,而汽油版宋PLUS的实测接近10升/百公里,实测百公里加速超过10秒,插混版相比油车拥有了更低油耗、更强动力的优势。
相比传统HEV车型,插混车的优势则在于纯电续航更高,且可以上新能源车牌,享受免购置税、免费停车时长等优惠政策。因此在解决了诸多痛点之后的插混车,将在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比亚迪2022年的插混车销量或将突破60万辆
按照规划,比亚迪今年的销量目标为120万辆,插混和纯电动预计各贡献一半,这意味着比亚迪2022年或销售60万辆插混车,销量相比2021年翻一番;理想则预计今年销量目标为20万辆,相比2021年同样是翻一倍多。其他自主品牌今年也正式进入了插混市场进行竞争,可以预见,今年插混市场突破百万销量并非难事。
写在最后:
从对插混车的分析可以看出,就产品本身而言,如今的插混车无论与纯燃油、传统HEV混动、纯电动等任一技术的车型进行PK,均有着自身优势。若在当前油价暴涨、电车售价飙升的背景下想选一款混动车,插混也成为更高性价比的选择。
因为插混车如今是自主品牌冲锋在前,主流产品售价区间在20万元以下,还可享受免购置税等优惠政策;而HEV混动如今是合资品牌为主,售价动则20万元以上,仍需要上燃油车牌等,劣势明显。
不过自主品牌当前也在积极投放HEV混动产品,消费者以后在普混产品上也会有更多选择,如吉利今日(3月30日晚)上市的星越L雷神Hi·X混动版,预售价为17.37万元,未来随着自主品牌增加HEV混动车型投放,这一领域也将有更多质优价廉的HEV车型涌现。

无论如何,插混车当前一边享受与电车一样的优惠政策,一边具备低油耗、强动力、长续航等产品实力,上打电车、下打HEV和油车,正在迎接其光明的前景和未来。你是排队等插混车订单的一员吗?你是否看好插混车的未来发展?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org/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