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童传媒记者 言刍
上周,一位山东老板张勇(化名)和《母婴用品观察》记者吐槽:“现在母婴店做的全家化,哪里是全家化,就是拿次品引流罢了,要的是进店率,哪是产品!”
为什么这位老板如此气愤?
了解过才知道,原来是这位老板的在乡镇的核心店旁边新开了一家母婴店,由于本身在当地就有一定知名度,新老顾客蜂拥而至。并且,在开店前三天进行新店大酬宾,一箱10瓶2.5kg的洗衣液,只卖59.9元,相当于一瓶洗衣液只卖6块钱。一时之间,街坊邻居就都跑那去了。
本来进店率就低的“原住民”,更是雪上加霜。
据悉,新母婴店3天就卖了2000箱洗衣液,开了30个新客。张勇表示:“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开新客也挺厉害的。”
“用低价引流”
张勇的店在山东某乡镇,人均收入2000-3000元,消费水平整体偏低,所以很多当地年轻人都去城市里务工了。
张勇说:“我们这的人,品牌意识不高,特别是帮着带孩子的爷爷奶奶,更是什么便宜买什么。所以除了食品外,像洗护、奶瓶的价格带基本上集中在50元以内。这家新店,就是抓住了这个套路,才吸引了这么多新客。”
低价虽然价格“美丽”,但是品质却“不怎么美丽”。
“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对于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落后的区域仍然存在只看价格的消费者。
低价卖货的方式,在这些消费者中仍然试用。
张勇也不是没有想过采取“砸价”的策略,但是思来想去,最终伤的还是自己。同为母婴店老板,他自然知道,这低价洗衣液的背后是品质的缺失。
他分享道:“就这6块钱的洗衣液,基本上跟普通的水没有区别,根本洗不净衣物,就相当于在水里过了一遍就拿出来了。”
为什么这么说?
洗衣液洗涤衣物最重要的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常规洗衣液中活性物含量不能低于15%。最常用的是AES、磺酸、AES价格比较便宜,磺酸价格是根据他的含量不同,价格也是不同的,例如我们常用的80%含量的磺酸价格是7000一吨,如果96%的磺酸,价格在8000元一吨。
可见,这些能把零售价定得这么低的洗衣液中,活性物的含量必然不足生产标准,甚至有可能还存在不合规物质。
为了保障品质,张勇也一直在坚守价盘,但生意必然也受影响。
做“开荒”的人
近两年,随着大市场环境的变化,母婴行业进入冰冻期。对于张勇来说,也不能幸免。
据张勇分享道:“疫情爆发以来,顾客不进店对我们的影响虽然不小,但是最直接影响的是出生率下降,孩子变少了。”
孩子少了,母婴店还能做谁的生意?
张勇在2021年上半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拜访了行业内的生意做的还不错的朋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去取取经”。
经过一番研究后,张勇认为,母婴店要活下去,要切入全家消费产品。不能局限于洗衣液、面膜上,以前看别的老板卖这些产品挺赚钱,也想跟着做,思前想后,还是放弃了。
这次,他想做“开荒”的人。
怎么说?
张勇发现,在当地母婴店老板以为做洗衣液、面膜就是切入全家化了,其实大错特错。现在母婴行业的消费群体是一群头脑聪明、信息面广泛的90后,低价的产品他们嗤之以鼻,想要抓住他们,必须从品质、品牌上进行突破。并且要打开格局,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全家化。
家庭消费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宝妈能在母婴店购买哪些家庭消费产品,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当地,消费者的认知还不够,毕竟生活消费、全家消费有购物中心、超市等场所,正如张勇所言“全家化需要进行市场教育”。
如何做?怎么做?下期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org/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