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高僧不磕头,
不见明君不效力。
青烟幽径旧忆深,
繁花落尽遂红尘。
“不见明君不效力”,说的正是北宋杨无敌金刀令公杨继业的父亲,本次传说里的主人公火山王杨衮。

在残唐时代,杨衮那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他自小就跟随父亲金刀杨会练习刀法,需知杨会家传的九耳八环金背刀那也是一绝,只是杨衮并不喜欢刀,他更喜欢灵巧的枪,所以就拜了花枪手夏书湮为师,后来,又得到了师兄高思继代师传艺,学全了夏家的北霸六合枪。再后来,他又从师伯夏书棋那里学到了连高思继都未曾学过的夏家不传之技三十六路盘肘枪,从飞锤将金良祖那学会了走线铜锤。
别看杨衮在残唐十杰里只排名第六,他的勇气和胆识可肥着呢,叫他杨大胆一点不为过,年少轻狂时,刚离家出去闯荡便敢挑战当时天下第一的李存孝,汴梁城更是敢当着朱温十万雄兵面前大骂梁太祖朱温,然后又为师兄报仇力闯宝鸡山逼死天下第二的王彦章。
人到中年,为了援救被困的结义大哥(时为后汉皇帝的)刘知远,杨衮又联合三十六寨兵马,打出“扶汉灭辽”大旗,一举打败辽兵,一时风头无两,威镇河东!刘知远当然想继续留杨衮辅助自己,只是当时杨衮已经看透了,自残唐以来,五代纷更,区区数十年,帝王更迭八姓十三君,僭窃相踵,烽烟不息,人民有倒悬之苦,壮士多汗马之劳,终于立国不长,究非真命之主,刘知远也不例外,于是,他选择了拒绝刘知远回到了火塘寨,从此,潜心研习枪法,创立了杨家枪。
杨衮父亲金刀杨会
在说杨衮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他的父亲,金刀杨会。
话说唐末年间,朝廷昏庸,战乱四起。杨衮的父亲杨会正出生在这样的一个乱世时代,在他五岁那年,村庄被山匪洗劫一空,父母与哥哥都在战乱中身亡了。杨会因为挨了一刀昏死过去,侥幸逃过了一劫,他醒来之后强忍着悲痛一路踉踉跄跄地开始了逃亡之路。由于年纪太小不懂自理,伤情越来越严重,走了几天还是倒在了一个府门口,府里的中年夫妇收留了他,他幸运地被救了下来。
原来他们曾经都是唐军中的战将,男的叫韩奇,是隋末韩擒虎的后人,自从杨广无道韩擒虎被罢官后,因为思念当年北伐时的旧将兄弟,便在潼关附近的四知村隐居了下来。韩奇夫妇问明了杨会的情况后,看着眼前这个英俊可爱却又?无依无靠的孩童,心?中?又?是??可?怜?又是?喜欢,加上两人又无儿无女便认?了他?为?义?子?。

杨会病好之后便随义父韩奇学习韩家刀法,韩家刀法是由三国许褚传下来的,当年韩擒虎就是凭着韩家刀法靠着一把九耳八环刀成为了隋军排名前十的十杰之一。韩家刀法注重的是力量,主要以劈、砍、削三种常规招式为主,借助力气的配合勤练而成。杨会跟着义父勤学苦练十多年,武艺进展神速。
杨会十九岁的那?年,由于闹饥荒,百姓被逼起义造反,潼关也遇到了几千义军要来抢粮,潼关守将谢雄率军前去征剿,结果与手下几名战将反?被义军斩杀了,剩下的守军只好紧闭城门等待援军。当时城中,人心惶惶,而此时,正在城中买好东西的杨会也因此无法回家,于是,他喊大伙聚在一起,把自己跟义父韩奇学习韩家刀法的事情说了一遍,叫大家不要过于惊慌,然后,他从城中军官处借了一口大刀和一匹战马就出城迎敌,其中不少胆大的军士和百姓也一起随他出城,为他助威。
却说杨会领着百余胆大的军士和百姓打开城门,出城迎战义军,义军中的黄胜刚刚砍杀了谢雄及其手下,正在得意,一见城门打开,对方还是一个小后生,便拍马赶了过来,二话不说,抡起大刀就向杨会砍了过去,杨会一不慌二不忙,侧身一闪,随后大喝一声:“你是何人?报名再战!”
黄胜吓了一跳,这?才?仔细打量起杨会来,但见面前这人,年方不过双十,面似银盆,鼻正口方,两道扫帚眉,一对大环眼,两手托一把虎翼大环刀,虽然黄嘴丫子刚退,却也威风凛凛。黄胜看到这里,不?由?得收起了轻视之心,但是嘴上却还是不肯服?输,说:“你个小辈,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啦?竟敢出来送死!”
杨会那时也是年轻气盛,见对方不回答自己的话,还说自己是出来送死,一生气,也懒得再和黄胜嘴上过招,直接使出韩家刀法里的劈字诀,只一招便用刀背把黄胜劈落马下,然后走马便将他生擒活捉了起来。接着义军伍广也挺戟而至,也被杨会两个回合活捉了?。然后,他大声对义军喊话:“现在大家都不容易,潼关也一样在闹饥荒,大家不要在此抢粮了。”然后,还放了义军黄胜伍广这两员战将,义军人看到他如此英勇而且仁义,便退军走了。
杨会仍然回到了四知村,过着之前一样的日子。忽一日,成群的百姓和军兵一起前来迎接他,原来朝廷听说杨会的英勇事迹后任命他为潼关守将。

杨会在潼关镇守多年,他治军严谨,胸怀仁义,整治城内贪官与奸商,经常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加上附近的山匪也都知道他的刀法厉害,因此,在那个战乱四起的年代,潼关相对比较安定。韩奇见他不?仅?为官清廉,还?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心?中?甚?慰?,于?是便把祖传的九耳八环金背刀送给了他,从此金刀杨会的名声便传开了。
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不,金刀杨会胸怀仁义的名声传遍了整个神州大地,不信邪的来了,谁啊?花枪将夏书湮。
花枪将夏书湮是谁啊?夏书湮乃是神枪手夏书棋的弟弟,在用套路枪和?花式枪方面造?诣非?凡?,年?轻的时候,甚至比其哥哥夏书棋还更胜一筹,人称“残唐五代用枪第一高手”。
这?夏书湮啊?,自?小?就?与哥哥夏书棋一?块?跟?随?父亲勤练夏家祖传的北霸六合枪法,这套枪法是夏家的祖先金枪老祖夏鲁奇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和?实?战?积累,博?采众家枪法所长而创立的名枪,可了不得了,是当时的天下一绝!枪法包含了项羽的霸王枪、赵云的百鸟朝风枪、马家的锁喉长枪、姜家的阴把连环枪、罗家的献把梅花枪、伍家的七绝枪法等?枪?法?的精妙之处,六合为一而成的,以速度快枪法准为特点一共传承了一百二十八式。
两兄弟练枪的方法各有不同,夏书棋练枪是以练基本功开始,从内往外?练,从最基础的练起,注重枪法的扎实稳健,专攻崩檀木桩枪法和枪头刺苍蝇这种重复而又缓慢的方式,这使得夏书棋的枪法练得非常扎实。
夏书湮练枪侧更注重的是枪法的速度与花样,他先练好花式套路然后再慢慢修整精准度,由于他走得是灵巧和花式这条路,他也因此得到了一个美誉,被人称为“花枪手”。
后来,因为在他们的?父亲亡故后哥俩经常会为了练枪的琐事出现争执,基本功扎实的夏书棋经常败给套路枪招占优的夏书湮,不服气的夏书棋一气之下便与弟弟分道扬镳远走他乡了。
哥哥出走后不久,夏书湮也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一路上听到很多关于金刀杨会的传说,很多人都说潼?关?守?将?金刀杨会不仅武艺高强,还胸怀仁义,经常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夏书湮就不信了,他心想:“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在这样的乱世时?代,?怎么可能有这样为人仗义的好守将呢??”
这一天,夏书湮来到了杨会镇守的潼关附近,看到周边有很多游离失所的饥民,一问大家都说好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饱饭了。一路耳听目睹百姓的种种惨状,夏书湮更加不信那些关于杨会的传说了。于是,艺高人胆大的夏书湮为解百姓的倒悬之苦,便约了几个好友一起,纠集了一批比较壮实的难民,趁着夜色混进了潼关城,砸开了潼关粮仓,抢到了十几车粮食。

原本大家都以为出城门的时候定会有一场血战发生,都做好了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准备了?,没想到的是,大家出潼关城门时只是遇到了简单地三两句盘问就被放行了,到了第二天早上也没有任何追兵。
夏书湮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他将粮食分发给灾民后,立马四处打听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回事,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潼关守将金刀杨会故意放他们走的,因为,他也想打抱不平为难?民?发粮,之前他还为此特意上书领导,没想到领导不同意,说你经常放粮救济百姓,放粮给潼关城内的百姓也就算了,城外的难?民?与你何干?不同意!
其实,当初夏书湮集结难民准备要砸粮仓劫粮赈济百姓的时候杨会就知道了,他想,现在藩镇割据,蜂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这都是被逼无奈的,他们但凡有一线生机,也不能做出这种事啊!所以,他佯装不知,想着刚好趁水推舟,为此,还提前就和粮仓的守卫以及城门守卫打了交呼,叫他们意思一下应付一下就可以了,不要为难居无定所的难民百姓。
金斗潼关粮仓被抢之后,杨会向朝廷上了奏折,简单地?说了粮仓被劫的事,唐僖宗大怒,传?旨?说杨会玩忽职守,罢官为民。 金刀杨会刚好也看?透?了,不想再为昏君?效力了,于是,收拾好?行礼返回了四知村。
夏书湮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对金刀杨会的行为佩服的不行。于是,为了感恩他也在四知村附近住了下来,想着寻机好报答杨家。这一住就是一年多,有一天,夏书湮听村里的人说杨会喜得一子,取名叫杨衮,家中要招一名家仆,于是,便乔装打扮去应聘成为了杨会家负责扫地的家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org/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