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机场路检查站交通拥堵,请提高警惕!”正在哨位执勤的中国第九批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女兵王晶照通过对讲机报告观察区域情况,确保武装巡逻安全顺利。

王晶照是80集团军铁拳劲旅的一名女兵,入伍8年来,她的梦想在军营一个个绽放。
2014年9月的一个下午,19岁的王晶照剪去了多年的长发,提着刚配发的军装和行囊,等待着“入伍光荣”的列车。
前来送行的母亲和姐姐一遍遍地叮嘱她要照顾好自己,曾经当过兵的父亲站在旁边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疼爱的姑娘。
列车启动了。
噙着泪水的王晶照上车期盼地望向父亲。
父亲只是缓缓地说了句:“虽是女孩子,在部队,也要干出个样子!”
在一眼能望到头的海岛上,王晶照度过了两年义务兵时光,她的梦想也在这里启航
父亲临行前的叮嘱是王晶照军旅生涯的鞭策和动力。
初入军营的她样样争第一,体能、战术、手榴弹都是新兵连中的“标兵”。下连后,她被分到了内长山要塞区的一个岛上。
岛上条件艰苦,她时刻用“以岛为家,以苦为荣,祖国为重,奉献为本”的精神要求自己。她说,当兵就是来吃苦的。两年时间,她在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小海岛上训练、站岗、生活,日渐坚强成熟,而她的军旅梦想——阅兵、维和、带兵,也在这里慢慢发芽成长。
淋过最大的雨,晒过最烈的阳,站过最久的军姿,熬过最长的夜,天安门前热泪盈眶的时光,是王晶照最珍贵的回忆
人有梦想,才有努力的方向。
王晶照是个有梦想,也有规划的女孩子,当身边战友还在犹豫是否留队的时候,不甘平凡的她提交了留队申请。
2016年,王晶照报考军校,因发挥失常,与军校失之交臂。2017年,她如愿以偿地考入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专业是医学检验。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9年2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联合军乐团组建任务通知传到学校,王晶照第一个报了名。
从报名到初选只有短短的2周时间,为实现自己的阅兵梦,她从网上买来了哑鼓和教学书籍。白天专业课,晚上晚自习,她只能利用午休和就寝时间躲到学习室练习,还专门请教师姐如何打准鼓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晶照在初选时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被点评为“有基础、有天赋”。
想要站到天安门广场,光靠“基础”和“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3个小时的阅兵式,在万众瞩目下不能有丝毫多余动作,考验的不只是专业,更有体能和毅力。
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天气格外闷热,队员们带着乐器刚一列队完毕就已是满头大汗,而这天的训练科目,是带乐器军姿训练。
一个半小时过去了,王晶照的脸颊已经晒得通红,水泥地面也泛起了滚滚热浪,每次呼吸,空气的流转都显得有些困难,而教练好像并没有要结束训练的意思。
又半个小时过去了,处在生理期的王晶照此时有些头晕目眩,但为了迎接更严格的挑战,她决定坚持下去。
又过了十几分钟,她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王晶照醒来时,已经在医院了,睁眼看到军装上的血迹,她有些发懵,后来才知道,昏迷的这段时间,嘴巴缝了九针。
此时,她担心的并不是自己有没有毁容,而是能不能回到队伍如期参加阅兵。
短暂休息几天,王晶照又坚定地回到了阅兵训练场。

7个月,200多个日日夜夜,从“零基础”到现场演奏,57首阅兵曲目“零失误”,王晶照的“阅兵梦”在汗水与伤疤的见证下实现了!
即使是在四十七八度的高温天气,每次站岗巡逻的王晶照都会提醒自己,“在位一分钟,警惕六十秒”,守卫和平,再苦再累都值得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冲突与战火时常发生在世界的另一端。
2021年4月,铁拳劲旅接到第九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组建命令。为达到联合国对女性维和人员比例的要求,旅党委决定此次维和派遣6名女兵组成“女子警卫班”,得知消息后,王晶照递交了申请书,如愿进入到集训队。
两个月的维和模拟集训让女兵们尝尽了苦头,“模拟”就要贴近实战,钢盔、防弹衣、95步枪和各类装具,整套下来近20公斤,除了睡觉,一整天都要披挂在身。
潍北的夏季炎热无比,装具压着被汗水浸湿的迷彩服贴在双肩,训练一天结束,肩膀就磨掉了皮。
考验王晶照和她战友的并非只是这些,高强度的实弹射击,高危险的实爆作业,高难度的步战车训练,高真实度的实战演练,让王晶照和她的小姐妹们实现了从“值班女兵”到“维和女兵”转变,顺利通过部署前检验评估。
2021年9月,王晶照所在的女子警卫班随第二批轮换部队部署任务区。撒哈拉沙漠南缘的马里加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部署8个多月来,全副武装的站岗与巡逻,培塑了她坚毅的眼神,磨砺了她顽强的性格,以及逐梦道路上更加坚定的步伐。

维和任务就快结束了,即将步入军旅第9年的王晶照说,她的下一个目标是带新兵。这个一直追逐梦想的女兵还说,逐梦的感觉很奇妙,也很充实,她会一直“追”下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作者:马成龙 刘 恒
编辑:陈思潞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org/6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