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网络上,印度经济一直是热门话题,包括我们自己也讲过多次。中国网络上关于印度的话题,基本上聚焦于印度经济的各种缺陷,各种问题,而且我们的网友们也的确最喜欢看这样的话题,最喜欢看中印两国经济相比较的话题,乐此不疲地去嘲笑印度经济。
事实也的确如此,印度从硬件到软件,跟中国都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糟糕的基础设施,极低的行政效率,这些都跟中国比不了。不过,即便如此,印度这个世界第二发展中大国,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印度经济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很快的增长速度。新冠疫情一度给印度经济造成了比较大的伤害,但是印度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印度经济恢复了正常运行,从公布出来的2021年统计数据就不难发现,印度恢复的相当不错,已经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2021年,印度的出口总额达到了6689亿美元,比饱受疫情打击的2020年增长了34%,如果说2020年印度因为疫情风控,出口大受打击的话,这个增长只是恢复性增长的话,那么今年3月份,印度的出口额高达639亿美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按照这个速度去计算,今年印度的出口额有望突破700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印度的出口额已经接近于日本。所以很多乐观的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两三年的时间,印度的出口额很快就会超过日本,从而成为仅次于中国、美国和德国的第四大出口国。

印度这个国家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价格便宜,但是在工业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劳动力的素质上也都有着自己的短板,这些都制约着印度庞大的劳动力资源转化成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我们在嘲笑印度,不看好印度的时候,也都主要在强调印度的这些缺陷。然而,每个国家都处于自己的发展轨道,都有着自己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印度在有着这些短板的同时,印度也有着自己的优势。首先,印度是很多西方国家眼里西方世界的一员,从政治制度和英语文化上都接近于西方世界,这也被我们认为是西方总是很看好印度经济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世界越来越走向地缘政治的撕裂,在这个撕裂过程中,印度正处于非常有优势的地位。我们知道,在这场世界撕裂中,一个重要的动力就是美国和西方对中国发展的遏制,而印度做为中国的邻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恰恰被美国和西方认为是对付中国的最前线,是美国和西方极力拉拢的对象。与此同时,美俄对抗又是世界政治撕裂的另一个重要动力,而印度偏偏又跟俄罗斯有着传统的紧密关系,在美国西方和俄罗斯的对抗中处于中立的地位,既可以购买俄罗斯的便宜能源,采购俄罗斯的先进军事装备,又不会真正得罪美国和西方。
印度今天正是处于这样一种绝佳的国际政治环境中,这在世界各大国中是非常少有的。具体到经济发展环境来看,美国和西方要拉拢印度在政治和安全上对抗中国,就必须要给印度足够的好处,在经济问题上给予印度更多的实惠。
我们看到近年来,美国和西方一直在鼓励本国的跨国公司把生产线和供应链向印度转移,即便企业去印度会面临很多困难,从市场角度考虑也许不划算,但美国和西方可以通过政治手段,抬高这些企业留在中国的政策成本,比如你在中国生产,我给你关税惩罚,你到印度生产我给予税收优惠。不要怀疑美国和西方在这方面的能力,它们除了是多数跨国公司的祖国,同时也是这些跨国公司产品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所以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有很多的跨国公司出于各种原因把自己的生产厂搬到了印度,虽然我们不愿意看到,也有很多视频和文章在嘲讽看衰这种迁移,但这的确是事实,从印度外贸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来。

其次,印度虽然是一个效率低下的国家,在印度社会想达成一个共识很难,但印度有着自己的民主决策机制和法制环境,决策成本虽然高,但是有着相对可靠的决策程序和纠错机制,而且印度的国内环境相对也比较稳定,在这一点上印度还是比很多发展中国家要强。
最后,我们再来看我们常看的那些印度的劣势,糟糕的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比较低,这两点都是印度切实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要无休止的去放大印度的那些糟糕的基础设施,修路架桥并不是什么无法攀登的科技之巅,经济发展了,有钱了都会改善,事实也的确如此,印度一方面有着非常糟糕的贫民窟,有着挤满三轮摩托的土路,但是印度也有着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有着地铁,城铁,印度的基础设施是在不断改善的,咱们在发展,人家也在发展。

前些天我们在视频中使用了几张越南胡志明市的城市照片,竟然很多人留言不相信,说这是中国的某座城市,越南怎么会有这么多摩天大楼,简直让人很无语,越南的大城市是什么样子那是明摆在那里的,有必要撒谎吗?同样的道理,印度劳动者的素质也会逐渐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印度建厂招工,印度人人家也会搞职业教育,难道咱们还真认为印度人智商低吗?

我今天讲这些的目的不是吹捧印度,我更不是什么印吹,相反,因为讲了很多印度坏话,之前给我贴的标签是“印黑”,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印度做为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做为人口第一大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亮眼的成绩,绝不可以小视。
今天印度的这些出色的外贸成绩,告诉我们印度想追赶中国的雄心壮志,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在实打实的干,未来中印经济之间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将会展开竞争,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醒,逆水行舟不进反退,龟兔赛跑的道理就没必要再重复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org/7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