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矾和白矾的功效区别(枯矾和白矾一样吗)

朱礬(朱矾),◆鐵礬土。因其含氧化鐵而呈紅色。可入藥,或作顏料。○[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一:“[陳茂]為尚書郎,每書信印記,曰玄山典記。又曰玄山印。擣朱礬,澆麝酒,閑則匣以鎮犀,養以透雲香,印書達數十里,香不斷。”

香礬(香矾),◆即明礬。○[宋][李綱]《理財論上》:“四海之廣,生齒之繁,租稅之所入,征商榷酤,鑄山煮海,平準市易,香礬、茶課之所取不為不多也。”參見“明礬”。

土礬(土矾),◆當地產的礬石。○《宋史?食貨志七》:“禁[河北]土礬非便。若即[河北]產礬地置場官買,增價出之,罷運[晉]礬,則官獲淨利,無運載之勞,民資地產,省犯法之弊。”

鐵礬土(铁矾土),◆一種礦物。成分是氫氧化鋁或含水的三氧化二鋁。白色、灰色或深灰色。外表與黏土相似,一般成塊狀。是提煉鋁的重要原料。也叫鋁土礦。

生礬(生矾),◆未經煉製的礬石。○[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礬石》:“今人但煆乾汁用,謂之枯礬,不煆者為生礬。”

山礬水(山矾水),◆六月[黃河]水的特稱。○《宋史?河渠志一》:“說者以[黃河]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朔野之地,深山窮谷,固陰沍寒,冰堅晚泮,逮乎盛夏,消釋方盡。而沃盪山石,水帶礬腥,併流於[河]。故六月中旬後,謂之‘山礬水’。”○[明][王志堅]《表异錄?邑里》:“六月山礬水。”

山礬弟(山矾弟),◆……..後因以“山礬弟”為典。○[宋][劉克莊]《卜算子》詞:“淡薄古梳妝,嫻雅仙標致。欲起[涪翁]再品花,壓了山礬弟。”○[涪翁],[黃庭堅]自號。

山礬(山矾),◆1.花名。常綠灌木。春開白花,芳香。○[宋][黃庭堅]《戲詠高節亭邊山礬花詩序》:“江湖南野中有一種小白花,木高數尺,春開極香,野人號為鄭花。○[王荊公]嘗欲求此花栽,欲作詩而陋其名,予請名曰山礬。野人采鄭花葉以染黃,不借礬而成色,故名山礬。”○[宋][楊萬里]《萬安出郭早行》詩:“玉花小朵是山礬,香殺行人只欲顛。”◆2.代指弟弟。○[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三○七:“黃梅淡冶山礬靚,猶及雙清好到家。”此以黃梅、山礬兩花代指[龔氏]二子[橙](兄)[陶](弟)。參見“山礬弟”。

明礬(明矾),◆無機化合物,硫酸鉀和硫酸鋁的含水復鹽,無色透明的結晶。水溶液有澀味。供製皮革、造紙等用,又可做媒染劑,醫藥上可做收斂劑。通常用來使水澄清。○[明][沈榜]《宛署雜記?經費下》:“鑄王府並諸司印信,每次用木炭二百五十斤……明礬一斤。”

綠礬(绿矾),◆無機化合物,是含有七個分子結晶水的硫酸亞鐵。呈藍綠色。可用以製染料、墨水和農藥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綠礬》:“綠礬可以染皂色,故謂之皂礬。”

藍礬(蓝矾),◆又叫膽礬。含有五個分子結晶水的硫酸銅,藍色結晶體,在乾燥空氣中,逐漸風化。可以製電池、顏料等,又可以做媒染劑、殺蟲劑。

枯礬(枯矾,◆加熱於明礬,去其結晶,成一種白色粗鬆之輕塊,用為止血收斂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五?礬石》:“礬者,燔也,燔石而成也……今人但煆乾汁用,謂之枯礬。”

絳礬(绛矾),◆明礬之一種。由青礬煆成,呈赤色,為透明結晶體。產於[山西]、[安徽]等地。可用於粉刷塗料及油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綠礬》:“綠礬、[晉]地、[河]內、[西安]、[沙州]皆出之,狀如焰消。其中揀出深青瑩淨者,即為青礬。煆過變赤,則為絳礬。入圬墁及漆匠家多用之。”

黃礬(黄矾),◆黃色的明礬。○[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五?黃礬》:“黃礬出[陝西][瓜州]、[沙州]及舶上來者為上。黃色,狀如胡桐淚。”

黑礬(黑矾),◆黑色的礬。○[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五?礬石》﹝集解﹞引[蘇頌]曰:“凡有五種,其色各異,白礬、黃礬、綠礬、黑礬、絳礬也……黑礬惟出西戎,亦謂之皂礬。”

礬頭(矾头),◆1.山水畫中山頂的小石堆。形如礬石,故名。○[宋][米芾]《畫史?唐畫》:“[巨然]少年多作礬頭,老年平淡趣高。”○[元][湯垕]《古今畫鑒?唐畫》:“[董元]山水……水墨礬頭,疏林遠樹,平遠幽深。”◆2.指類似畫中礬石的山石。○[明]徐渭《七里灘》詩:“淺水礬頭蘸幾堆,青涎齒縫破生梅。”

礬水(矾水),◆1.見“礬山水”。◆2.溶明礬的水。

礬書(矾书),◆用明礬水寫的保密書信。其字水乾無跡,濕時方顯。○[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元年正月》:“[曹輔]至[興仁],守臣徽猷閣待制[贛縣][曾楙]詰之,[輔]乃裂衣襟出御筆蠟封,乃樞密院礬書,以遺[楙]。”○《金史?宣宗紀上》:“[太原府]宣撫使[烏古論禮],遣人間道齎礬書,至京師告急。”

礬石(矾石),◆一種礦物。呈透明狀結晶體。有白、青、黃、黑、絳五種,白色者俗稱明礬。○《神農本草經》卷三:“礬石,味酸寒,無毒,主寒熱洩痢……煉餌服之,輕身不老。”○[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礬石》﹝集解﹞引[蘇頌]曰:“礬石初生皆石也,采得燒碎煎煉,乃成礬也。”

礬山水(矾山水),◆稱農曆六月中旬的[黃河]水。○[唐][韓偓]《水衡記》:“[黃河]正月水名凌解水……六月水名礬山水。”○《宋史?河渠志一》:“朔野之地,深山窮谷,固陰沍寒,冰堅晚泮,逮乎盛夏,消釋方盡,而沃蕩山石,水帶礬腥,併流于[河]。故六月中旬後,謂之礬山水。”亦省作“礬水”。○《宋史?河渠志五》:“自[慶曆]八年後,大水七至,方其盛時,游波有平堤者。今[河]流安順三年矣,設復礬水暴漲,則[河]身乃在閘口之上。”

礬山(矾山),◆1.[宋]代士大夫暑月宴客,堆明礬於盤中,置席上以像冰雪,稱為“礬山”。○[宋][陸游]《入蜀記》卷一:“[乾道]六年閏五月二十五日晚,[葉夢錫]侍郎[衡]招飲,案間設礬山數盆,望之如雪。”◆2.山名。在[安徽省][廬江縣]。

礬樓(矾楼),◆[北宋][汴京]酒樓名。在[東華門]外[景明坊],又名[白礬樓]。因商人曾於此鬻礬,故名。○[宋][劉子翬]《汴京紀事》詩之十七:“[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礬樓]。”

礬課(矾课),◆礬稅。○[宋][曾鞏]《本朝政要策?管榷》:“自時以來,兵籍既眾,他費稍稍亦滋,錮利之法始急,於是言礬課則[劉熙古],深茶禁則[樊若水]。”

礬紅(矾红),◆絳礬的別名。參見[明][李明珍]《本草綱目?石四?綠礬》。

礬粉(矾粉),◆脫膠的明礬粉末。○[明]徐渭《答唐府公》:“伏蒙鈞命作書,緣紙多礬粉,深恐浮糨拒墨,益顯掘陋,敬更紙書呈。”

礬法(矾法),◆[宋]代明礬生產運銷的法規。○《宋史?食貨志下七》:“知[慶州][王廣淵]言:‘[河東],礬為利源之最,請[河東]、[京東]、[河北]、[陝西]別立礬法,專置提舉官。’”

膽礬(胆矾),◆即含有五個分子結晶水的硫酸銅。藍色棱柱結晶體。可用以製綠色顏料,並用於電解、電鍍等工業,又可用作媒染劑、殺蟲劑。我國古代用以煉銅。○[宋][沈括]《夢溪筆談?雜志二》:“[信州][鉛山縣]有苦泉,流以為澗,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烹膽礬則成銅,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明][宋應星]《天工開物?青礬紅礬黃礬膽礬》:“石膽一名膽礬者,亦出[晉][隰]等州,乃山石穴中自結成者,故綠色帶寶光。燒鐵器淬於膽礬水中,即成銅色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石膽》:“膽以色味命名,俗因其似礬,呼為膽礬。”

打礬(打矾),◆放明礬於濁水,不斷攪動,使之澄清。○[沙汀]《航線》:“又捏起竹筒,在大木桶裏攪起來,給泥渾的江水‘打礬’。”

白礬樓(白矾楼),◆[北宋][東京]著名酒樓名。故址在今[河南省][開封市]。○[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地理》:“京師[東華門]外[景明坊],有酒樓,人謂之礬樓……本商賈鬻礬於此,後為酒樓。本名白礬樓。”○[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酒樓》:“白礬樓,後改為豐樂樓。○[宣和]間更修三層相高,五樓相向。”亦作“白樊樓”。○《古今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原來秦樓最廣大,便似[東京]白樊樓一般;樓上有六十個閤兒,下面散鋪七八十副卓凳。”

白礬,◆明矾的通称。○晋葛洪《抱朴子·黄白》:“治作赤鹽法,用寒鹽一斤,又作寒水石一斤,又作寒羽涅一斤,又作白礬一斤,合内鐵器中,以炭火火之,皆消而色赤,乃出之,可用也。”○宋洪迈《夷坚志补·解蛊毒咒方》:“以白礬芽茶搗爲末,冷水調服,凡一切毒皆可治。”○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七:“温州府民歲輸白礬赴京者,阻隔山路,負運艱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org/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