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内容——①编撰专利的我认为的核心要点;②本人从准备写专利到实施的心里路程。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一名设备技术员/工程师,接触比较多的还是实用新型专利(易通过)和发明专利,我认为编撰专利前,先要就所要申报的内容有个基础辨识,即我们申报的专利内容是否“有特征”,这个可以通过相关专利查询网站搜索关键词,查询类似专利,一方面是规避雷同,一方面作为编撰的参考文本;第二就是一般我们使用CAD画图,图中的特征一定要着重(局部放大、剖视等)突出,CAD中不要出现明显的结构错误,单独标注清晰明确,特征命名要符合实际现场,无需通用化;第三就是权利要求尽量写的详细,即使用不到代理公司可以进一步去修改,背景技术尽量涉及专业知识,将待解决的问题突出,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夸大问题的严重性。编撰专利的核心三点:图纸特征明确,权利要求详实,背景技术突出。
作为长时间混迹在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中的一员,在刚入职的一段时间因为很少听到关于专利这一块的消息,公司在这方面也不是太重视并不是去太了解,即使现场设备创新改造接触的比较多,当时也认为专利是很高大上的,自己还不够资格去编撰申请。
一直到2017年左右公司开始大力推进设备及管理方面的技术创新,出台了相关的创新创效的激励方案。期间我也写了不少小改小革方面的内容参与报批并拿到过一些小小的奖励,但并没有让我真正地想着去申报专利,既使后来公司组织了专利上面的培训,我仍然感觉无从下手【一些培训的资料,网上文库里大家都可以看到,有兴趣的可以查询】。但是还是总归有了这份心思,有意识地注册了专利查询的网站,譬如佰腾网,soopat。浏览别人写的专利很多术语显得高大上,被文中叙述的内容绕得晕头转向,也就绝了写写的冲动。直到有一天无意中浏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专利,下载后“坚持”读懂了,但是当我读懂后发现这只是简单的一篇现场输送辊道改变连接方式传动(梅花联轴器改成链传动),又添加了一二个点的改进,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改进都能审核通过?!
那一天突然豁然开朗,信心爆棚,我觉得我也行,就这样我开始模仿这一篇专利的写法,对以前通过审批的小改小革进行再加工,提交了一篇专利申请。后来过了几个月没有下文,我知道第一篇审核被毙掉了,后来我就反思是不是哪儿做的不对,重新把提交的申请研究了一下,发现因为当时赶时间我的CAD画的并不是太标准,有着明显的错误,修改CAD并对说明书内容修改后再次提交,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接到代理公司的电话,询问具体改进的点需要按标准术语进行修订,后来的事就顺利多了。很快就等来了自己第一篇专利授权,而且我前期申报的专利选的还是都是容易通过的实用新型专利,也是我前期积累的小改小革改变的,熟悉了编撰套路后,专利申请变得简单许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org/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