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梁式桥型的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梁式桥型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

世界文化遗产、千年古桥泉州洛阳桥,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著名跨海梁式大石桥,曾有“海内第一桥”之誉。在千年之前,面对洛阳江入海口“水阔五里”,潮狂水急,“深不可址”的海滨之地,完全没有大型施工设备,这座长834米、宽7米·、用建在46座桥墩(墩孔跨度8米)架设无数长11米宽1米的巨型石板,究竟是如何建成的?#泉州头条##家乡古建风景#

我国梁式桥型的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梁式桥型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

中国现存最早跨海梁架式大石桥

“你们谁下得海?” 960多年前的某一天,泉州知府蔡襄冲着手下文武官员和衙役大吼一声。

北宋时,福建仙游人蔡襄是非常有名的实干重臣,曾官至礼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等,先后担任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知府,善治一方,政绩卓著。

我国梁式桥型的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梁式桥型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

知泉州府政绩斐然的蔡襄

传说里这么说:蔡襄倡建洛阳桥初期,每天为了如何才能逼退海潮、建造稳固桥基而发愁。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他梦见观音大士指点给龙王写封求助公文,他写好后召集手下下海送信,便急火火地问了上面那句“你们谁下得海”?未料话音刚落,立即传来一声清脆的应答:“小的夏得海!”

我国梁式桥型的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梁式桥型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

蔡襄满意地注视洛阳桥已经960多年了

原来,泉州府一位年轻当差人,姓夏名得海,误以为蔡大人叫他,便应声而答。不想却是派他前往海龙王处传递公文。夏得海自己应了差,却又自知是条死路,郁闷间买酒喝得大醉,倒卧在海滩上。哪知一觉醒来浑身湿透,怀中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府复命。蔡襄打开公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蔡襄一拍大腿,明白了海龙王的暗示:这是要在当月廿一日酉时可动工(“醋”字拆解是“二十一日酉时”)!

果然,彼时海潮尽退,艰巨的桥墩基础终于顺利完工。

当然,泉州一代百姓崇敬蔡襄大人,民间传说比较离谱,但其中的某些意涵却不容置疑——这便是:洛阳桥的建造,一定与大海潮汐密切相关。另一层意涵是:当年的常规造桥术,根本无法解决当时的施工难度,定要借助“神力”。

“神力”是什么?

世界界著名科学技术史学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 J. Needham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古代桥梁,其中特别是福建一带的石桥,体量大,构件重,构筑科学,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能够同它们相比的”。中国著名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名桥往谈》中分析说,洛阳桥“在中国首次大规模使用”了“船筏式基础”和“浮运法技术”。

我国梁式桥型的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梁式桥型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

船筏式桥墩

原来,“神力”,就是中国造桥工匠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用非凡的智慧发明的全新造桥法。

洛阳桥建桥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每月的海水最低潮时间,沿着桥的中轴线,用船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道扎根江底的隆起石堤,然后在上面用大石垒筑类似船头的“船筏形”桥墩:潮水来时,这就明显起到了分水作用,缓解了潮涨潮落不同时段来水对桥墩的冲击。

然后,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在预估海潮最高点的时间(每月大潮)将架载有巨大长条石梁的海船(一说特制的木排)靠泊在两个桥墩间,然后运用落潮的时间,就可分毫不差地这些重达数万斤的大石梁架在桥基上!

我国梁式桥型的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梁式桥型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

没有巨型吊机,照样架设大石梁

造桥的全过程,工匠们还专门在桥墩下大量养殖牡蛎,以便把桥基石和桥墩石咬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种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笫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宋代,的确很牛。

我国梁式桥型的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梁式桥型精品杰作洛阳桥位于何地)

世界文化遗产泉州洛阳桥至今仍在使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org/9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