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啊,我简直就是「不会说话」的代名词。”
这位女生告诉熊,她的不会说话,不仅仅表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
就连在微信上,她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好好讲话。
“朋友都常常吐槽我,说我在微信上发的消息特生硬,有时还不太礼貌……我当然知道朋友们是为我好才告诉我的,但…还是挺尴尬的……”
“熊熊,你可以给我点方法和建议吗?”
说真的,熊一直也都很想提醒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微信聊天!
毕竟与面对面交流相比,微信聊天缺少了语气和表情的加成;
若是不会说话、不懂得措辞,的确超容易引发误会。(严肃脸
所以今儿啊,熊斗胆在这里办一场「微信聊天速成班」。
还整理了这份「最让人舒服的微信聊天模板.docx」,大家可以在关键时候随取随用~
而其中的内容嘛,都是熊从这本叫《特别会说话的人都这样说话》的书中提取出来的。

书的作者大野萌子,有20年的企业心理咨询从业经历,尤其擅长人际关系改善方面的咨询。
在这本书中,她为我们列举了日常交流中的141种场景实例,对“积极说法”和“不合适说法”进行了对比讲解;
而熊的今天的这份「微信聊天模板.docx」,就正是从中选取了6个场景总结而成。
当然啦,虽说是用于微信,但日常面对面的聊天中同样也用得上噢。
只要会说话,办事就开挂,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特别会说话的人~

想要表达观点时,说:
“我觉得……,你觉得呢?”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与他人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都简直是太常见了。
面对分歧,我们很容易就变得情绪化,说出口的话或在对话框里输入的字符,简直像是吃了炮仗:
“你怎么会这样想的?”
“要我说,这事肯定是……”
“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
作者认为,一旦聊天中出现这样的话语,就势必会为人际关系带来损伤;
“面对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个体,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不要对对方进行人格否定。”

作者认为,想要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
“我觉得……,你觉得呢?”
“我是这样想的,你怎么看?”
“我个人认为……,但也想听听你的想法。”
熊也觉得,所谓和谐的交流,绝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对方身上。
而是要双方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让对话框中的绿色框框和白色框框一样多;
只有这样,才能让对话变得更加客观,利人也利己~

想要表达拒绝时,说:
“因为……,所以我想拒绝。”
如果要评选出最难说出口的话语,那熊一定投「拒绝」一票。
若是直接发送“不行,我拒绝”,难免太过于生硬,给人留下凶巴巴的印象;
而若是发送“估计不太行”,又太拐弯抹角,为对方的进一步要求留下了余地。
对此作者建议我们,想要拒绝别人时,还是用最简单诚实的说法比较好。
具体的模板话术,就是:“因为……,所以我想拒绝。”

当然咯,放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还可以让语言变得更加柔和一点:
“因为最近有别的任务,所以抱歉没法帮忙。”
“因为晚上约了朋友,所以这次就不啦。”
“因为这方面我也不太懂,所以很抱歉……”
作者说,当我们给出理由后再表示拒绝,对方便能体谅我们的难处,不会再过多强求。
熊也在这里多给大家一个建议:千万不要为了拒绝而撒谎;
撒一个谎就要用更多的谎来圆,这不仅会增加我们的烦恼,对人际关系也百害而无一利。

当受到指责时,说:
“是我没有确认清楚,非常抱歉。”
不知在职场中,大家有没有受到过一些无端的指责呢?
明明是另一位同事疏忽没有通知到位,领导却把怒火撒到了自己身上?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常常急于辩驳:
“这事儿没人告诉我啊。”
“我根本不知道要做。”
“这不是我的错。”
而作者认为,无论如何,同事之间相互推诿只会让大家都没面子,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不过,大家可别误会,作者的意思并不是让我们咽下委屈,把错误揽到自己头上。
而是,我们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去表达:
“抱歉,我好像没收到这份通知。不过的确是我没有主动去确认清楚,真的很抱歉。”
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会伤害同事之间的关系,还能让大家都尽快冷静下来,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不知不觉之间,别人对我们的信任也能得到增加。

想要请教别人时,说:
“可以占用您10分钟左右时间吗?”
“可以占用你一点时间吗?”
这句话,在我们的日常微信交流中经常出现。
虽然这种表达看起来已经足够礼貌且稳重,但作者仍旧认为:
每个人对「一点时间」的理解各不相同,这很容易导致误会的发生。

所以,在打扰别人、请求别人帮助时,不妨将时间传达得更具体一些吧。
“可以占用您10分钟的时间吗?”
“有件事可能要麻烦您15分钟,请问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熊也觉得,我们表达得越具体,就越不会让对方感到为难;
体贴礼貌无负担,微信聊天惹人爱~

当被别人误解时,说:
“我希望你能这样理解……”
“你怎么就是不懂呢。”
“你好像听不懂我的意思。”
“都说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面对别人的误解,我们常常用上面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但作者告诉我们,这些表达更像是对他人的一种责备;
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导致冲突升级,让气氛更加充满火药味。

因此作者建议,如果想让对方理解自己,就在打字时把“我”作为主语,比如:
“我希望您能这样理解……”
“我的想法其实是这样的……”
“我想你可能误会了,我是想说……”
熊也觉得,只有像这样客观冷静的表达,才最能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对方。
既能把事情解释清楚,又不会伤了和气,这也算是沟通中的双赢咯~

想要分享喜悦时,说:
“我遇到一件好事,
可以跟你讲一讲吗。”
当遇到开心事时,我们往往会第一时间想要与身边人分享。
“跟你讲噢!我升职啦!”
“不是我吹牛,我这个月业绩部门第一!”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砸中我了哈哈哈。”
熊当然知道,很多时候,大家绝没有刻意炫耀的意思。
但事实上,就像作者说的,这些微信消息在对方读来就是在展示优越感,也很容易引起对方的不快。

那么,要如何妥帖地表达,才能在分享喜悦或骄傲的同时,让对方更好接受呢?
作者说啊,我们不妨使用这种句式:
“我遇到了一件好事,可以跟你讲一讲吗?”
“我遇到了一件开心事,你愿意听我说吗?”
简简单单一句询问,便可以让对方感知到自己是在分享、而不是在炫耀的真诚;
不仅不会招致反感,还能得到朋友真心的祝贺~
此外,作者还提醒我们:一定要把事情简短、快速地说完,不要滔滔不绝讲个没完没了;
否则就会一不小心真的变成吹嘘啦,一定要多加注意噢~

其实与人相处也很简单
秘诀就是——
每条信息都好好回
永远有耐心好好说话
将善意给予别人的人
一定也能得到别人的善意噢
各位,晚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org/16251.html